Sm@rtTeller银行智能综合前端系统
银行智能综合前端系统Sm@rtTeller是神州信息旗下企业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简称:神州数码融信)为商业银行全行网点提供人机交互的图形化综合前端产品,用于替代传统的字符终端以及系统架构设计陈旧的银行前端系统,是新一代的前端开发平台以及前端整合柜面平台。它在银行中的主要受众群体包括网点一、二线柜员、银行运营管理人员以及分行科技人员。
■ 背景
目前,绝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目前存在多个操作前端的问题,尚未实现单点登陆,需要在不同的业务操作界面中不停的切换,导致柜员操作繁琐,影响客户服务效率。同时,由于不同的操作前端,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IT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量巨大,已经在实际工作中严重影响了服务质量。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打造“流程银行”的目标指导下,以客户为中心的高低柜业务的差异服务、网点的客户识别和交叉销售等需求陆续提出,传统基于交易的前端系统已不能很好的满足新的业务需要,商业银行亟待建设新的图形化综合前端系统来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品牌优势。
基于此,神州数码融信推出为商业银行全行网点提供人机交互的图形化综合前端产品——银行智能综合前端系统Sm@rtTeller,用于替代传统的字符终端以及系统架构设计陈旧的银行前端系统,整合分散的前端柜面交易系统,实现综合前端应用。
■ 目标与价值
- 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Sm@rtTeller, 实现对客户前端系统的统一和整合,提升前端柜面系统的效率、实现柜面业务处理的智能化、集中化、流程化;整合商业银行的IT后台系统、网点资源,为银行建立起全方位、全流程、自动化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型智能网点提供保障。
同时,为了保证对日益快速变化的业务支持,提供一个支持快速开发和集成新应用的前端开发及整合平台。
- 产品价值
Sm@rtTeller作为银行部署在网点的智能综合前端产品,其业务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提升行员的工作效率,释放事务性工作时间花费,强化以客户为中心主动营销能力建设,从而提升网点创收能力。其中,工作效率的提升包含三个方面:
. 单人效率。通过丰富的数据展现方式和基于优秀的用户体验模式的人机交互,提升业务人员操作的效率,确保“事前指导使用,出错协助处理,约束事前告知”,有效降低使用者的学习曲线;
. 网点协同效率。将网点内人员、设备、机具等进行统一整合,相互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运作,从而提高网点所有人员的整体的工作效率;
. 组织协同效率。通过整合流程引擎,确保银行的业务可以划分为相应的业务流程,由各部门、各分支机构间进行协同完成,从而提升组织的工作效率。
在提高前端系统的使用效率同时提高前端系统新功能设计和开发的效率。Sm@rtTeller是一套快速开发的智能前端平台,提供基于界面设计工具和开发工具的工具套件,将传统开发模式转变为以业务人员定义原型为中心的敏捷模式,帮助业务和科技人员快速实现最新最快的业务理念。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Sm@rtTeller强调操作风险控制、稽核管理和绩效考核,为业务质量和业务安全提供改进依据;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操作风险控制和稽核,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点的操作约束有效降低和控制业务风险,并在风险发生后能够及时提取证据以采取补救措施。
■ 产品介绍
- 产品定位
在新的符合SOA架构规范,基于OSGI动态技术的体系架构下,Sm@rtTeller将成为银行后台系统在网点业务处理能力的集中释放点,Sm@rtTeller平台的界面友好性、稳定性、高效性、安全性将极大的影响网点的日常运行。通过Sm@rtTeller项目建设,整合商业银行的IT后台系统、网点资源,将建立起了全方位、全流程、自动化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型智能网点。
Sm@rtTeller产品主要受众包括网点一、二线柜员、银行运营管理人员以及分行科技人员等,定位为全行网点统一入口的图形化综合前端平台,前端支持所有需要进行人机交互的业务功能并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外设管理、流程整合和系统登录集成,成为银行的业务系统门户。
- 产品特点
- 产品关键技术
Sm@rtTeller产品内置业界主流的SOA服务规范以及基于云平台的服务容器,采用模块化和分层松耦合设计思想,技术平台和业务扩展平台相隔离的机制,提供可灵活组合的模块进行产品功能范围打包,以满足不同银行客户对于前端功能的不同要求。
系统按照功能特性分为两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平台层提供所有公共技术和业务的支撑;应用层在平台层技术上提供操作界面、交互处理逻辑和业务逻辑。
- 产品功能特性
图形化前端系统是所有后端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的释放点,所有后端系统强大的业务处理能力必须由前端系统转换为可以进行人机交互的功能才能发挥作用,同时前端系统也是网点资源的融合点,综合考虑到以上实际情况,神州数码融信精心锻造的新一代智能综合前端包括以下功能特性:
■ 客户案例
神州数码融信的银行前端应用产品历经了Sm@rtACE、Sm@rtTeller,再到智能综合前端系统Sm@rtTeller几代产品更迭,从字符终端到图形终端,成为国内最成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银行柜面服务平台之一。
主要客户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青海银行、宁夏银行、兰州银行、成都银行、厦门银行、西安银行、齐鲁银行、晋商银行、沧州银行、秦皇岛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华融湘江银行、长江银行、驻马店银行、中原银行、宜宾商行、平顶山银行、许昌银行、上海华瑞银行、东亚银行、摩根士丹利(中国)银行、正信银行、新联银行、富登银行、深圳农商银行、东莞农商银行(智能厅堂)、常熟农商银行(智能厅堂)、长春农商银行及150多家村镇银行。
■ Q&A
Q:图形化综合前端解决方案对核心业务系统改造量多大,对周边系统的改造量多大?
A:图形化综合前端系统建设对核心业务系统改造量很小,最多就是需要核心业务系统对个别服务进行整合、改造或优化。由于综合前端系统建设包含SSO单点登录,所以在集成过程中需要上收第三方系统的用户、资源、角色等权限,需要第三方系统改造其自身的登录模块、用户模块、权限模块、资源模块。
Q:对其他系统是否有依赖?系统的建设周期?
A:图形化综合前端是银行系统架构中最上层的应用,它是所有后端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的释放点,其各个模块与核心系统、前置/ESB系统、卡系统、验印系统、反洗钱系统、网银系统、FTP等系统息息相关,操作员通过综合前端给核心系统或第三方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它可根据规则对信息进行处理和校验,以保证后端系统记账正确。图形化综合前端系统建设通常分为多期完成,总体实施周期不超过24个月。
Q:图形化综合前端是一次性引入,还是分期建设?
A:图形化综合前端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逐步完善的过程。首先,商业银行导入图形化综合前端,需要进行周密的组织和规划,高度重视网点的整体建设。其次,图形化综合前端建设需要替换行内现有的字符端系统,图形和字符在操作习惯、操作流程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目前各个银行前台柜员素质参差不齐,接受新事物的时间各有不同,再加上目前各个银行对产品成本管理信息支持力度不足,对风险管理及预警的监管措施不明确,所以需要分期完成,建议一期进行平台来讲,二期进行业务优化,三期进行业务创新。
Q:综合前端系统是一个复杂集成系统,既需要支持老设备,又需要接入新设备,后者的接入是否会影响已发布的业务功能?
A:通过综合前端平台的展示层虚拟化技术,当需要接入新的设备时,只需要针对该设备类型的展示技术提供对应的富客户端支持,即可让该设备使用目前平台中已发布的所有业务功能,不再需要针对新型设备重新开发应用功能,从而在不影响业务功能的前提下,快速接入新型设备。
Q:图形化综合前端是新一代柜面系统,不管是从设计思路还是操作方式上都与旧系统有很大差别,那么柜员在接受过程中是否需要更大的学习培训成本?
A:综合前端系统内置了强大的业务数据规则判断机制;完善的事前提示、事中提醒、事后警告机制;操作中友好的帮助体系,以及在线练习模式切换,能够将存在于具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员大脑中知识转移到系统中,从而帮助新的业务人员快速熟悉业务功能,并在实际使用中由系统指导业务的处理和异常情况下的后续处理,从而有效降低学习培训成本。